新闻动态NEWS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松花江特大桥取得阶段性进展
近日,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建设项目中的关键工程——松花江特大桥主塔24号墩下塔柱混凝土顺利浇筑完成,此次浇筑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松花江特大桥结构物全面“出水”,更预示着项目将进入全面地上作业的新阶段,同时也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交通建设领域的巨大力量。
秋高气爽之际,松花江特大桥施工现场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座全长6796.68米、主塔高达96.44米的自锚式悬索桥,以其雄伟的姿态矗立于松花江之上,成为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松花江特大桥建设稳步推进(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供图)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作为整个哈尔滨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环境复杂、工期紧张、技术含量高、质量控制难度大,有着高标准的建设要求,项目团队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创新施工方法。西南环段松花江特大桥项目负责人唐超说,在松花江特大桥的建设过程中,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多波束无人船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和混凝土智能养护设备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施工精度和效率,还确保了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项目团队引入了智慧工地系统,携手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发松花江特大桥智慧工地数字孪生平台。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全面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为大型桥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该系统通过集成视频监控、人员管理、安全管理、大临结构监测、环境监测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控和实时管理。智慧工地的应用,使得项目团队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同时,智慧工地还通过数据分析,为项目团队提供了科学的施工决策支持。通过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项目团队能够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项目地处严寒地区,每年均需面临两个凌汛期的考验,其间产生的冰排对钢栈桥、钢平台等临时结构构成了严重威胁。西南环段松花江特大桥技术负责人刘皓南说,针对松花江特有的冰压力、冰排等不确定风险,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应变传感器监测钢管表面的应变与变形,并开发了江面流速与波浪视觉测量系统,有效提升了江上临时结构的力学状态仿真分析能力,实现了冰排风险的预警与防控。这一技术的应用在今年四月松花江凌汛期施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混凝土温控方面,项目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发了智能混凝土温控系统。该系统通过AI算法自动控制冷却水通水时长及流量,从而精准控制混凝土的升降温速率,有效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也为严寒地区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建设项目的成功推进,离不开务实创新的理念。项目团队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技术和方法,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同时,项目团队还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交通建设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松花江特大桥效果图(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供图)
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作为整个哈尔滨都市圈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意义深远。该项目旨在扩大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间的互联互通,通过改善交通条件提升区位优势,为资源开发和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推动黑龙江成为向北开放新高地。龙建一公司董事长刘振说,“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缩短冰城人民的出行时间,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的出行梦想。哈尔滨都市圈环线西南环段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将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的交通网络,更将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来源: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