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娱乐(中国门户)官方网站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九游娱乐集团

新闻动态NEWS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

2025-08-23 17:18: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洲际导弹是大国的标配,我国就有数款洲际导弹。2025年6月初,央视新闻罕见公开我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的详细参数,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款诞生于40多年前的战略武器,以其12000公里射程、500米级打击精度和400万吨级核弹头载荷,揭示了中国核威慑体系的历史起点与战略延续性,堪称是一款已镇国40余年的神器。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

  结合近期国际局势,东风-5在央视的曝光既是对历史成就的致敬,更是对当前复杂地缘政治的回应。

  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达183吨,采用二级液态火箭发动机,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洲际导弹。其12000公里射程可横跨太平洋,既能快递到大洋彼岸,也可覆盖全球主要战略目标,500米级打击精度在1980年首次试射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发送300万-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相当于200枚广岛原子弹的爆炸威力。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2)

  1. 突破技术封锁:1965年立项,1980年首次全射程试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国家,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

  2. 战略威慑基石:在改革开放初期,东风-5的列装为中国应对苏联北方军事压力、遏制美国亚太干涉提供了关键保障,其“井发射”模式虽牺牲机动性,但确保了战略核力量的可靠性。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3)

  3. 技术迭代路径:从东风-5到东风-5B/C,中国通过分导式多弹头技术(MIRV)和再入突防技术升级,将单枚导弹的打击目标数提升至10个,显著增强突防能力。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4)

  可能现在大家都对东风5B型洲际导弹更熟悉一些。下面说一说东风-5型洲际导弹与东风-5B型洲际导弹在技术性能、载荷能力、突防与打击能力、发射方式与生存能力以及成本与维护等方面的区别,具体如下:

  • 东风-5型洲际导弹:作为中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五型洲际导弹全长32.6米,弹径3.35米,起飞重量183吨,采用二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12000公里,命中精度500米。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5)

  • 东风5B型洲际导弹:作为东风五型的改进型号,东风5B型洲际导弹在射程上有了显著提升,最大射程可达1.5万公里。同时,其精度也得到了提高,精度范围在五百至两千米之间。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6)

  • 东风-5型洲际导弹:可携带一枚威力为300万吨到400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7)

  • 东风5B型洲际导弹:不仅能够携带单枚大型核弹头,还能够搭载多个分导式核弹头,一般可携带4到6枚分导核弹头,甚至能够携带近十个分弹头,大大增强了打击能力和灵活性。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8)

  • 东风五型洲际导弹:作为第一代洲际导弹,东风五型在突防和打击能力上相对有限,主要依赖于其超远射程和核弹威力。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9)

  • 东风5B型洲际导弹:采用了更先进的制导技术和分导式多弹头技术,使得每一枚核弹头的轨道都可以不一样,都具备自主攻击的能力,突防能力极强,被拦截的概率大大降低。同时,它还能够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增大了攻击效率。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0)

  • 东风五型洲际导弹:主要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虽然稳定性高,但生存能力相对较弱,容易成为敌方的打击目标。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1)

  • 东风5B型洲际导弹:虽然也主要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方式,但其发射井壁更厚实,包括多层防护结构,能够提供恒温恒湿环境以及完善的配套设施,使得导弹的维护变得相对简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存能力。不过,与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和机动部署的导弹相比,其生存能力仍然有限。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2)

  “我可以在九游娱乐上玩什么类型的游戏?”

  东风5和东风5B洲际导弹之外,我国还有东风-41,它被认为是我国新一代战略威慑的“王牌”。

  与东风-5形成代际差异的东风-41,是中国核威慑体系的“顶梁柱”。其射程达14000公里,可携带6-10枚分导式核弹头,单个弹头当量70万吨TNT,攻击偏差仅100米。更关键的是,东风-41采用三级固体燃料发动机和公路/铁路机动发射模式,具备“发射即消失”的生存能力,可规避敌方首轮核打击。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3)

  • 机动性:东风-41的移动发射车可在复杂地形部署,而东风-5依赖固定发射井,两者互补形成“陆基核盾牌”。

  • 突防能力:作为一款洲际导弹,东风-41飞行末端速度极快,反导系统拦截概率接近于零。

  • 战略灵活性:东风-41可快速响应地区危机,而东风-5的巨型载荷适合对敌方核设施实施毁灭性打击。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4)

  此次央视曝光东风-5公开40年前的参数,既彰显中国核威慑体系的成熟,也暗示新一代武器(如094A型核潜艇搭载的巨浪-3导弹)的更先进性能。可使他国重新评估核对抗成本。而我们通过展示核力量明确底线,可使对手明白对抗有可能产生不可承受的代价。

央视曝光东风-5型洲际导弹:射程横跨太平洋可发送400万吨核弹(图15)

  从东风-5到东风-41,我国核威慑体系的演进和发展,始终遵循“最低限度有效威慑”原则,核威慑的终极目标是和平,东风-5与东风-41的组合,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的“定海神针”。在核战争没有赢家的共识下,中国通过展示核力量明确底线:核威慑的终极目标是遏制战争,而非挑起冲突。

  正如央视曝光参数所传递的信号——中国有实力捍卫和平,更有智慧避免战争。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这种“威慑与克制并存”的战略,正是大国责任的体现。

搜索